热门搜索:
货架机械设备需求:反平衡式叉车或堆高机货架的特点:适用于库存流量较低之储存;可提供20%-30%的可选性;用于取货率较低之仓库。地面使用率:60%,较高(需依上述设计计算)。横梁式货架是较流行、较经济的一种货架形式、安全方便,适合各种仓库,直接存取货物。是较简单也是较广泛使用的货架。可充分地利用空间。采用方便的托盘存取方式,有效配合叉车装卸,较大提高作业效率。
一、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监管总局令*60号)规定了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应当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以《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导则》为鉴定依据,本实验室可出具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
二、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
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必须首先了解货物的危险性.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导则》(ICAOTI导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规则》(IATADGR)、国际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Code)、《中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安全管理》等规则,本实验室出具适合于空运、海运、铁路、公路、邮政以及快件的中英文对照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
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SDS服务)
MSDS (MaterialSafetyDataSheet)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本检测实验室依据ISO11014、GB16483、GB17519等相关标准,按照申请人的要求如实编制各类化工产品的中英文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四、锂电池运输条件鉴定及MSDS
根据UN38.3节的规定,成品锂电池或含锂电池的设备都必须先完成各项测试方可运输。本检测实验室依据相关标准开展锂电池检测,锂电池的运输条件鉴定及锂电池的MSDS制作等业务。
五、感染性物质包装检测
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开展对感染性物质包装的跌落、穿孔、堆码、喷水、低温状态、附加跌落及液压试验的并出具。
六、电子电工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
本实验室可为电子电工产品提供高温、低温、温度循环、热冲击、温度冲击、恒定湿热、交变湿热、盐雾、淋雨、振动、碰撞、冲击、跌落、恒定加速度环境试验。
七.相关政策: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
一、《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以下简称《目录》)所列化学品是指达到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的产品标准的危险化学品(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化学品除外)。
二、工业产品的CAS号与《目录》所列危险化学品CAS号相同时(不论其中文名称是否一致),即可认为是同一危险化学品。
三、企业将《目录》中同一品名的危险化学品在改变物质状态后进行销售的,应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四、对生产、经营柴油的企业(每批次柴油的闭杯闪点均大于60℃的除外)按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管理。
五、主要成分均为列入《目录》的危险化学品,并且主要成分质量比或体积比之和不小于70%的混合物(经鉴定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确定原则的除外),可视其为危险化学品并按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安全监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安全行政许可时,应注明混合物的商品名称及其主要成分含量。
六、对于主要成分均为列入《目录》的危险化学品,并且主要成分质量比或体积比之和小于70%的混合物或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生产或进口企业应根据《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监管总局令*60号)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鉴定分类,经过鉴定分类属于危险化学品确定原则的,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登架理办法》(*监管总局令*53号)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但不需要办理相关安全行政许可手续。
七、化学品只要满足《目录》中序号*2828项闪点判定标准即属于*2828项危险化学品。为方便查阅,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中列举部分品名。其列举的涂料、油漆产品以成膜物为基础确定。例如,条目“酚醛树脂漆(涂料)”,是指以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等为成膜物的各种油漆涂料。各油漆涂料对应的成膜物详见国家标准《涂料产品分类和命名》(GB/T2705-2003)。胶粘剂以粘料为基础确定。例如,条目“酚醛树脂类胶粘剂”,是指以酚醛树脂、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等为粘料的各种胶粘剂。各胶粘剂对应的粘料详见国家标准《胶粘剂分类》(GB/T13553-1996)。
UN 38.3测试相关内容
是《联合国关于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中*38.3章节关于模拟锂电池运输状态条件的一系列测试的简称。
即要求锂电池运输前,必须要通过高度模拟、热测试、振动、冲击、 55℃外短路、撞击试验、过充电试验、强制放电试验,才能保证锂电池运输安全。
电池组需通过UN38.3认证,需满足什么条件?
以下是UN38.3的检测项目,满足要求了就没问题了。有不明白的可以联系我。1 高度模拟 在压力≤11.6kPa,温度20±5℃的条件下,存放6h以上 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燃烧、无爆炸、无破损,开路电压不小于试验前的90%,失重要求见说明 2 高低温循环 在75±2℃和-40±2℃的条件下,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在极限温度中存放时间≥6h,高低温转换时间≤30min,冲击10次,然后室温(20±5℃)存放24h,试验总时间至少一周。 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燃烧、无爆炸、无破损,开路电压不小于试验前的90%,失重要求见说明 3 振动试验 15min内从7Hz至200Hz完成一次往复对数扫频正弦振动,3h内完成三维方向振动12次。 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燃烧、无爆炸、无破损,开路电压不小于试验前的90%,失重要求见说明
4 冲击试验 加速度150gn、6ms或加速度50gn、11ms半正弦冲击,每个安装方向进行3次,总共18次。 无渗漏、无排气、无解体、无燃烧、无爆炸、无破损,开路电压不小于试验前的90%,失重要求见说明 5 55℃外短路 在55±2℃、外电阻<0.1Ω条件下短路,短路时间持续到电池温度回到55±2℃后1h,观察6h。 6小时内,无解体、无破损、无燃烧,电池表面温度<170℃ 6 撞击试验 9.1Kg重物自61±2.5cm高处落于放有15.8mm圆棒的电池上,检测电池表面温度,观察6h。每次撞击都要用新的试样。 6小时内,无解体、无破损、无燃烧,电池表面温度<170℃ 7 过充电试验 在2倍的1大连续充电电流和2倍的1大充电电压条件下,对电池过充24h,观察7天。 无解体、无燃烧 8 强制放电 电池串联12V直流电源,以1大放电电流进行强制放电,观察7天。 无解体、无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