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只有懂得木材的“木性”,才可能设计出经典的红木家具。作甚“木性”?概括起来说主要指木材的收缩率、受力度以及纹理。这几个方面关系到家具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以及美观度等等,不可轻易视之。
红木木材的种类很多,构造比较复杂,它们除了共性外,每种木材都有其特殊性。拿收缩率来说,不同的木材,收缩率不同;即使相同的木材,横向收缩率与纵向收缩率也有区别。一般而言,横向收缩率大,纵向收缩率小。了解了木材的这些个性,在留伸缩缝的时候,就能做到恰到好处。
比如在设计一个翘头案的面板时,由于面板的四周有横纹、也有纵纹的板材,这时就得考虑到这些板材由于收缩率不同,其周边伸缩缝的大小应稍有分别。假如千篇一律地对待,在热胀冷缩的自然规律下,肯定会出现题目。
受力度也是要考虑的。总的来讲,直纹木材的受力大于横纹木材的受力。若是拿一段没有干燥好的木材放在太阳底下照射,直纹的永远不会翘曲,横纹的则会翘成弧状。因此,横纹的木材一般用于面板等部位;竖纹的木材多用于腿足等受力大的部位。若是违反了这一规律,无论是沙发,还是桌椅,牢固度都将难以保证。
木匠们做活时,锯一块木头,刨一块木板以后,常常会撂下一句话:“这木头性大。”就是说这块木头变形力、扭曲力较大,做出成品以后,遇冷、热、干、湿环境的变化会产生比较剧烈的变化,大裂、大扭、大胀、大缩,有时发生的变化简直不像样子,譬如原本一根方方正正的木头方子,可以扭曲成麻花状,转上几道弯。
木匠们遇上这种木头,做活时就要格外小心,要想方设法搞结实它,控制住它,笼住它,不叫它大变。倘遇上性小的木头,也就是性格平和温柔些的木头,做活会简单些,不必操那么大的心。做出成品,也会变,但变动与扭曲不会特别厉害。
什么木头性大,什么木头性小呢?老木匠过手的木料品种多,心中都有自己的底数。比如柞木、、色木(枫木)都是性大的木头。而红松、白松、椴木、楸木算性小的木头。南方木种里,楠木、杉木性小,而榉木、龙眼木性大。红木里酸枝性大,而紫檀、花梨相对性小。
老木匠懂得区分,也懂得制作的技巧,能够较好地拿捏分寸。但性大与性小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只要是木头,就会热胀冷缩,也会湿胀干缩。古典家具的板面上都要留一条3-5毫米的伸缩缝,就是为避免家具的大开大裂与挤胀变形,让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从容应对自然气温与湿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