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建筑石材放射性检验单位: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放射性大部分来自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物质对公众造成附加照射,一般表现为全身外照射及其衰变子体的内照射。对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含量的限值是基于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而确定的,并以常见的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表征。国际放射防护**(ICRP)对公众规定的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如果建造住房和工作用房的建筑材料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分别为120、100和1000Bq·kg-1(这一放射性水平接近现行国际规定的极限),并假定公众在室内的居留因子为0.8,则建材放射性对公众个体造成的年有效照射剂量约为1.1mSv,已经略为**过ICRP确定的上述有效剂量限值。 为**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建材工业的合理发展,各国相继根据本国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标准制 一、能谱仪检测技术原理 主要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能量不同的特性。在能谱中,核素所发生的γ射线的能量(即入射的γ射线的能量)正比于全吸收的道址。基本过程是γ射线作用于探头,产生的光电效应强弱和能谱的差异,然后经过线性放大和前级放大,在记录仪器上就可以观测出不同能谱的道址峰,最后根据这些特征峰道址和峰面积来确定该核素的类别以及放射性强度。 二、检测步骤 1、取样 随机抽取样品两份,每份不少于2Kg。一份封存,另一份作为检验样品。 2、制样 将检验样品破碎,磨细至粒径不大于0.16mm。将其放入与标准样品几何形态一致的样品盒中,称重(精确至0.1g)、密封、待测 3、数据库的建立 样品的强弱是根据测量时间来规定的,正常情况下,测量所用时间为2-4小时。通常在建标准谱数据库时,先测量,然后存储本底谱,再根据**刻度源提供的参数一个个的测量,同时将结果添加到核数据库中。 4、能量刻度 在建材产品放射性物质检测过程中,要使道数和γ光子能量相融合,从而产生能量刻度,得出能量刻度后测试样品。通过寻峰程序测出样品谱中的**峰能量,根据所测的结果就可以定性哪些核素包含在样品中。首先测量所知道的能量标准源,按照所给软件的要求,将几对峰位(道数)-能量录入到能量刻度子菜单中,自动完成能量刻度。 5、分析放射性平衡状态 在运用γ能谱仪对镭物质进行检测时,实际获得的镭是子体氡及氡子体的γ射线,理论上计算样品密封后放置20天。当所需检测放射性衰变达到平衡稳定后,同时与标准样品测量情况相一致时,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量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标准源及其可靠性 标准源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量值准确,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源属于有证标准物质,实验室在购买标准源时,应注意证书的合法性,并要求供应方提供原件,使用溯源级别较高的标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