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与细菌结下了不解之缘。细菌不仅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还在我们体内蛰居、繁殖。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除了器官内部以及血管和淋巴系统外,其余部位(如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等)的对外“开放系统”都有细菌存在。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群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只不过被冠以“正常”的招牌,实际上却在隐蔽地、慢性地侵蚀人体。覆盖人体表面的皮肤,每天都要接待数以万计的暂居菌。日常人们穿的贴身衣物,有时候是一种保护,但有时候也会成为致病微生物的“温床”。因此,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或抗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纺织品抗菌性能是指纺织品经过抗菌整理或含有抗菌纤维,能够抑制织物上的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的功能。纺织品抗菌机理其常用加工方法有原纤维法和后整理法。一、原纤维法原纤维法是指在纺丝过程中,将抗菌剂添加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工艺制得抗菌纤维后进行抗菌纺织品织造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抗菌织物效果显着且持久,但技术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对抗菌剂要求苛刻。二、后整理法后整理法即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抗菌整理剂处理织物,从而赋予其抗菌效能,此方法成熟简易,但不足之处是抗菌效果耐久性相对较差。根据选用抗菌剂的种类不同,抗菌纺织品的抗菌原理也大相径庭,但总的来说,主要基于以下几种:①与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以破坏其机能;②使细胞内各种代谢失活;③通过电荷吸附作用使细菌细胞壁破裂;④破坏细胞内能量释放体系;⑤加快磷酸氧化还原体系以打乱细胞正常生长体系;⑥阻碍电子转移系统及生成氨基酸转酯;⑦抑制孢子生成,阻断DNA合成,抑制其生长。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的标准纺织品较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抗菌性。抗菌测试发展较早的是日本和美国。目前国内常用的是抗菌抑菌性能测试法。对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的标准主要有:GB/T 20944.1-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GB/T 20944.2-2007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2部分:吸收法GB/T 20944.3-2008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3部分:振荡法AATCC 147-2011 纺织品的抗菌性:平行划线法AATCC-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ISO 20645:2004 纺织品抗菌活性度的测定 琼脂扩散盘试验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ASTM E2149-2013a 测定抗菌剂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抗菌活性的标准试验方法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如何测试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一般是通过测定整理后的纺织品其抗菌效果来衡量,测试基本原理有两个:一、定性测试方法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就是定性测试方法。它包括在织物上接种测试菌和用肉眼观察织物上微生物生长情况。是基于离开纤维进入培养皿的抗菌剂活性,一般适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适用于耐洗涤的抗菌整理。优点是费用低,速度快,缺点是不能定量测定抗菌活性,结果不够准确。二、定量测试法目前纺织品抗菌性能定量测试方法较主要的就是烧瓶振荡法和吸收法。烧瓶振荡法是通过纺织品在菌液中的振荡,使细菌与纺织品所含有的抗菌剂接触,根据振荡前后菌液中所含活菌个数的变化,作为抗菌性能的主要指标。吸收法是将含有规定浓度的菌液滴加于纺织品抗菌面料试样和不含抗菌剂的对照样上,在规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对培养前后的试样和对照样分别用规定的洗脱液进行洗涤,之后再对洗脱液中的活菌记数。通过对比培养前后活菌个数的变化,来评价抗菌性能。抗菌纺织品的检测难点主要有:(1)接种菌液浓度问题。接种菌液的浓度对抗菌试验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标准中仅给出了一个较窄的接种菌液浓度范围,接种菌液浓度过高,在单位面积的试样用量下活菌数相对较多,试样的抗菌效果相对较差。(2)标准问题。在日常实际检测中,一些技术难点逐渐凸显,如不同标准因在试验条件、试验菌量、结果判定等方面有所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会不同,试验结果往往存在标准对照样增长值低、不易计数、测试周期过长、重现性低等问题。实验中测试的菌类介绍一、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的真菌白色念珠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侵入细胞引起疾病。其实白色念珠菌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并不陌生,有很多妇科炎症都是这种真菌导致的,比如常见的白色念珠菌炎。<img src="http://5b0988e595225./images/20200309/9eec166387a4402d8bff2e710a657e66.jpeg" style="height:auto;" />二、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学名“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科,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大肠杆菌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大部分大肠杆菌为非致病菌,被认为是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少部分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可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img src="http://5b0988e595225./images/20200309/d5f44a2f225045bc8bdc14ab993fb701.jpeg" style="height:auto;" />肺炎克雷伯氏菌,肠杆菌科,单个或呈短链,不运动,有荚膜,存在于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菌群中,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对人致病性较强。在肺泡内生长繁殖时,可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心包时,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病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易于机化;纤维素性胸腔积液可早期出现粘连。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串状、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细胞壁含有肽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菌株产生的肠毒素和侵袭性酶产生致病,可引起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等感染。<img src="http://5b0988e595225./images/20200309/bd00b8c8a0634d1481590d194b1ff6bb.jpeg" style="height:auto;" />抗菌纺织品的选择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条件适宜便迅速繁殖,1个细菌在8小时后会变成8百万个。人体是微生物理想的生长环境,因此,纺织品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媒介,面对琳琅满目的写有抗菌字样的纺织产品,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