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GB/T 29061-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建筑玻璃用功能膜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遮蔽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检测。以下是关于该标准中遮蔽系数及其他相关性能检测的详细说明:
定义:遮蔽系数是指功能膜与3mm厚普通透明玻璃相比,对太阳辐射热的遮蔽能力。遮蔽系数越小,表示功能膜对太阳辐射热的阻挡能力越强。
检测目的:评估功能膜对太阳辐射热的遮蔽性能,确保其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检测方法:
测量功能膜样品的太阳能总透射比(𝑇𝑠𝑜𝑙Tsol)。
计算遮蔽系数,公式为:
𝑆𝐶=𝑇𝑠𝑜𝑙0.87SC=0.87Tsol
其中,0.87为3mm厚普通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样品制备:将功能膜贴附在标准玻璃基片上,制成测试样品。
设备:使用太阳辐射模拟器和热流计等设备。
测试过程:
检测标准:依据GB/T 29061-2012中的相关规定。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遮蔽系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定义:可见光透射比是指功能膜对可见光(波长380-780nm)的透射能力。
检测目的:评估功能膜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检测方法:
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测量样品的透射光谱。
计算可见光透射比,公式为:
𝑇𝑣𝑖𝑠=∫380780𝑇(𝜆)⋅𝑉(𝜆) 𝑑𝜆∫380780𝑉(𝜆) 𝑑𝜆Tvis=∫380780V(λ)dλ∫380780T(λ)⋅V(λ)dλ
其中,𝑇(𝜆)T(λ)为透射率,𝑉(𝜆)V(λ)为人眼视觉函数。
样品制备:将功能膜贴附在标准玻璃基片上,制成测试样品。
设备:使用分光光度计。
测试过程:
检测标准:依据GB/T 29061-2012中的相关规定。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可见光透射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定义:紫外线透射比是指功能膜对紫外线(波长280-380nm)的透射能力。
检测目的:评估功能膜对紫外线的阻挡性能,确保其能够保护室内物品免受紫外线损伤。
检测方法:
在紫外线波长范围内测量样品的透射光谱。
计算紫外线透射比,公式为:
𝑇𝑢𝑣=∫280380𝑇(𝜆) 𝑑𝜆∫280380 𝑑𝜆Tuv=∫280380dλ∫280380T(λ)dλ
样品制备:将功能膜贴附在标准玻璃基片上,制成测试样品。
设备:使用分光光度计。
测试过程:
检测标准:依据GB/T 29061-2012中的相关规定。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紫外线透射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定义:太阳能总透射比是指功能膜对太阳辐射能(波长300-2500nm)的透射能力。
检测目的:评估功能膜对太阳辐射能的阻挡性能,确保其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检测方法:
在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内测量样品的透射光谱。
计算太阳能总透射比,公式为:
𝑇𝑠𝑜𝑙=∫3002500𝑇(𝜆)⋅𝐸(𝜆) 𝑑𝜆∫3002500𝐸(𝜆) 𝑑𝜆Tsol=∫3002500E(λ)dλ∫3002500T(λ)⋅E(λ)dλ
其中,𝐸(𝜆)E(λ)为太阳辐射光谱分布。
样品制备:将功能膜贴附在标准玻璃基片上,制成测试样品。
设备:使用分光光度计和太阳辐射模拟器。
测试过程:
检测标准:依据GB/T 29061-2012中的相关规定。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太阳能总透射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反射比:评估功能膜对可见光和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
耐磨性:评估功能膜表面的耐磨性能。
耐候性:评估功能膜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
样品制备:确保样品制备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因样品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控制:检测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干扰。
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需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果评定、结论等。
通过GB/T 29061-2012标准中的各项检测,可以全面评估建筑玻璃用功能膜的性能,确保其满足建筑节能、采光和防护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