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GB/T 7216-2009是关于灰铸铁金相检测的国家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标准名称: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评定普通和低合金灰铸铁的显微组织。它规定了石墨分布形状、石墨长度、珠光体数量、碳化物数量、磷共晶数量以及共晶团数量的评定方法,并列出了相应的评级图。
石墨分布形状:
分为六种类型:A型(片状石墨呈无方向性均匀分布)、B型(片状及细小卷曲的片状石墨聚集成菊花状分布)、C型(初生的粗大直片状石墨)、D型(细小卷曲的片状石墨在枝晶间呈无方向性分布)、E型(片状石墨在枝晶二次分枝间呈方向性分布)、F型(初生的星状或蜘蛛状石墨)。
抛光态下检验,放大倍数为100倍,按大多数视场石墨分布形状对照相应评级图评定。
石墨长度:
抛光态下检验,选择有代表性的视场,按其中较长的三条石墨的平均值分八级评定。
被测量的视场不少于三个,放大倍数为100倍。
石墨长度分为八级,从1级(≥100mm)到8级(≤1.5mm)。
珠光体数量:
抛光态试样经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检验珠光体数量百分比。
以大多数的视场对照相应的A(薄壁铸件)或B(厚壁铸件)评级图评定,放大倍数为100倍。
碳化物数量、磷共晶数量、共晶团数量:
这些项目也有相应的评定方法和评级图。
碳化物数量用于评估灰铸铁中碳化物的含量和分布。
磷共晶数量用于评估灰铸铁中磷共晶的含量和形态。
共晶团数量用于评估灰铸铁*晶团的数量和分布。
标准修订情况:该标准是GB/T 7216-1987《灰铸铁金相》的修订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图片资料改进:增加了更多高质量的显微照片作为参考,并对原有图片进行了更新替换,以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各种典型组织形态。
表格格式规范:统一了表格的设计风格,增强了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便于信息对比分析。
实施日期:该标准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引用情况:在灰铸铁的金相检测中,该标准被广泛引用作为评定显微组织的依据。
综上所述,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标准在灰铸铁的金相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详细的评定方法和评级图,为评估灰铸铁的显微组织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