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GB/T 8737-1988是关于铸造黄铜锭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铸造黄铜锭的化学成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等。以下是根据该标准对铸造黄铜锭化学成分检测的相关内容:
铸造黄铜锭的化学成分需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牌号和对应的主要成分含量范围。不同牌号的黄铜锭,其铜(Cu)、锌(Zn)、铁(Fe)、锰(Mn)、硅(Si)、铅(Pb)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有所不同。例如,常见的黄铜锭牌号如ZHD68、ZHD62等,它们的铜含量范围分别在67.0%70.0%和60.0%63.0%之间,而锌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其含量则通过余量来表示,即除了主要元素外,其余部分均为锌。
仲裁分析方法:
铸造黄铜锭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照GB 5122.1~5122.20-85《黄铜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检测频率:
化学成分可以只分析主要成分,而杂质元素则进行定期分析,但必须保证所有元素的含量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检测步骤:
取样:从每批铸锭中任取一锭作为检测样品。
制备: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样品制备,如切割、研磨等。
分析:采用上述仲裁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表面质量:铸造黄铜锭的表面应整洁,不得有飞边、毛刺,但允许有浇注时的轻微收缩裂纹。
断口组织:铸锭的断口组织应致密,不得有熔渣和夹杂物。
特殊要求:若需方对铸锭的化学成分和形状、规格有特殊要求时,应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检查和验收:
铸锭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综上所述,GB/T 8737-1988标准对铸造黄铜锭的化学成分检测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了铸造黄铜锭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