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X射线检测作业规程
1 概述
本规程是为了准确检出锻件、铸件、钢结构型材、焊缝及邻近母材中的各种缺陷,以及对缺陷大小、性质的质量等级评定而编制;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钢结构、压力容器、管道、桥梁构件焊缝和锻件、铸件及钢结构型材的X射线探伤检验,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40MM的对接全熔透焊缝,包括手工电弧焊、熔化较气体保护焊及埋弧自动焊。检测仪器为定向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采用胶片法检测。广泛使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轻纺、航空、锅炉、压力容器、冶金、造船、*工业等部门。
3 人员资质
从事X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或者与之相等的国际**检测机构颁发的RT I级(含I级)以上,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评片人员的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4 设备仪器的要求
4.1 X射线设备
4.1.1 X射线检测仪器是变频气绝缘便携式X射线伤机,工作方式按1:1 方式工作与休息,暴光时间较长可预置时间为9.5分钟9(5MIN)。
4.1.2 仪器输入电源为单相50HZ AC220V±10%。
4.1.3 仪器输出X射线管电流(平均值)为5MA;高压变压器输入电压波动为±1%。
4.1.4 仪器的发生器冷却方式为强迫风冷,绝缘方式为SF6气体绝缘,安全工作电压(20℃)为0.35MPA-0.45 MPA。
4.1.5 仪器******穿透厚度条件钢板A3(MM),焦距600 MM,暴光时间5MIN暗室处理温度20℃±2℃显影时间5MIN,黑度为D≥1.5。
4.2 X射线伤机伤机
4.2.1 X射线伤机发生器
4.2.1.1型号XXQ-2505,外形尺寸320×320×730,重量35KG;******穿透为40MM;
4.2.1.2 输入电源容量KVA>2.5;X射线管电压KVP150-250。
4.2.1.3 X射线管的焦点尺寸2.0×2.0,辐射角度40°;
4.2.2 控制器
4.2.2.1控制器型号为Z-2000;控制器重量为12 KG。
4.2.2.2 控制器尺寸360 MM×300 MM×145 MM,计时误差5MIN±10%。
4.3 X射线伤机的系统性能
4.3.1 对给定工件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探伤条件。应以国标GB3323-2005为选择条件的依据,焊缝透照按底片影像质量由低而高的要求分A级、AB级和B级三种检验等级。压力容器焊缝的射线探伤,至少应满足AB级的要求。
4.3.2 不同的象质等级对底片的黑度、灵敏度与不清晰度有不同的规定。要满足规定等级的象质要求,从探伤器材、方法、条件及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要预先进行全面地部署。
4.3.3 在照相过程中,除了合理地选择透照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好透照规范,使小缺陷能够在底片上明显地辨别出来,从而达到高灵敏度。
4.4 X射线照相灵敏度
射线照相灵敏度表示的是射线照片记录细节或缺陷的能力。有相对灵敏度和**灵敏度两种
4.5 仪器应按照“X射线设备期间核查规程”定期检查。
4.6 X射线检测的参考标准
4.6.1参考标准
4.6.1.1 采用GB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标准;
4.6.1.2 X射线使用说明书
4.7 检测调节
当本机停用**过一个星期时,要手动训练,训练参考曲线逐渐提高千伏值。
4.7.1 照相规范的确定
在照相过程中,除了合理地选择透照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好透照规范,使小缺陷能够在底片上明显地辨别出来,从而达到高灵敏度。有关规范的选择:
1)射线源的选择,应选择小尺寸的射线源;
2)透照距离的选择,在透照中,焦距选择大多在600~700MM 之间;
3)胶片与增感屏的选择。通常照相时将原度为0.01~0.13MM 的铅箔增感屏与非增感形胶片一起使用。
4.7.2 几何参数的选择
几何参数是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与合理选择。
1)焦点或射线源尺寸:焦点大小对缺陷影响在射线底片上的 显示对比度和清晰度都有很大影响;
2)焦点尺寸和几何布置会引起的影像模糊及放大;
3)焦点尺寸与射线底片对比度;
4)照射场内的X射线强度分布;
5)透照距离L1的选择——对UY值和满足K值的有效长度要综 合考虑。
4.7.3 曝光条件的选择及修正
为得到满足射线透照应该具备的条件与象质良好的底片,通常要选择能够得到适当黑度和灵敏度的曝光条件进行透照。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曝光因子;
2)曝光条件的选择;
3)曝光条件的修正;
4)底片黑度达到确定的范围。
5 工作程序
5.1 表面准备
焊缝和母材金属表面应保持: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
5.2 探伤时机
探伤时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在焊接完全冷却24-48小时,所有热处理、水压试验、膨胀和校正等影响较终检测质量的工序完成之后进行。
5.3 透照方式
5.3.1 射线透照布置可采用1.单壁单影法2.双壁双影法3.双壁单影法。**选用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5.3.2 外径D>100MM,厚度T>8MM,焊缝宽大于D/4的管对接环缝,不得用双壁双影法。
5.3.3 用双壁双影法透照布置时,射线入射角应尽可能小一些,但两侧焊缝影像不得重叠,较好相隔一倍焊缝间隔。
5.3.4 被检工件的每一透照区段,均须放置高密度材料的识别标记。如:本公司标志、产品编号、部位编号、中心标记、返修标记、透照日期等。
5.3.5 像质计应**放置在射线源侧,细丝朝外,并贴紧工件表面。只有当射线源侧无法放置时,才可放置在胶片侧,但至少要作一次对比试验。像质计放在胶片侧时,应紧贴像质计放置高密度材料“F”标记。像质计应投影在胶片1/3位置处。
5.3.6 使用线型像质计时,细丝应垂直于焊缝。采用环缝双壁双影透照布置时,细丝应平行于管子环缝,并不得投影在焊影像上。
5.3.7 所有标记都不得掩盖焊缝。
5.4 安全保护
为了**我国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的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际放射防护所规定的限值,国家制定颁布了我国现行防护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在GB16387-1996中规定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其全身内外照射的终身累积剂量当量不得**过250雷姆,并且现场条件不具备时探伤人员有权拒绝探伤。
5.4.1辐射剂量的控制方法:
1)时间:要控制射线对人体的曝光时间,照射场中所容许的****** 剂量率是2.5毫雷姆/时(25微希沃特/时);
2)距离:要控制射线源到人体间的距离;
3)屏蔽层:在人体和射线源之间隔一层吸收物质。必须根据辐射源 的活度、用途和工作性质来具体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成本和材料来源。
5.5 验收标准
所有焊缝的检验和评估都要按照国内或国际标准或按业主要求。
5.6 报告
5.6.1 由X射线探伤技术人员在检验时做完详细标明工作情况和检验区域的原始纪录。每个有明显显示物的焊缝都要有详细的报告和表明缺陷沿焊缝轴线方向的位置;
5.6.2 除了要记录**过标准的缺陷外,还要记录缺陷的大小,尤其那些**标的缺陷要写好并要求把返修做好返拍记录。
5.6.3 报告上要有检测示意图并且要标出检验的区域,焊缝号。
5.6.4 从事X射线检测的人员应在《X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检验结果,项目任务完成后根据原始记录填写《X射线检测报告》,或按业主要求的表格填写。
5.6.5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资料整理完毕后交办公室保管10年以上。
5.7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6 支持性文件
6.1 GB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6.2 X射线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