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针对泡沫材料的EN 45545-2:2020标准,其中R24氧指数测试和R26垂直燃烧测试是两个重要的测试项目。以下是对这两个测试的详细解析:
实验原理:
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较低氧浓度,其结果定义为氧指数。
测试方法:
方法A(**面点燃法):在试样**面使用点火器点燃,观察试样的燃烧情况。
方法B(扩散点燃法):使点火器产生的火焰通过**面下移到试样的垂直面,观察试样的燃烧情况。
方法C(简捷法):通过快捷的方式测定材料氧指数是否**某个*值,其点火方式可为**面点燃A或扩散点燃B。
样品要求:
至少15个试样,若试样存在各向异性或者为织物,则试样数量加倍,径(横)、纬(纵)向分开测试。
样品尺寸根据材料类型有所不同,如软膜或软片为140mm×52mm×厚度≤10.5mm,模塑材料为长(80-150mm)×宽10mm×厚度4mm等。
判定标准:
根据氧指数的大小来判断材料的燃烧性能。通常,氧指数越高,材料的燃烧性能越差(即越难燃烧)。
实验原理:
将长方形条状试样的一端固定在垂直夹具上,其另一端暴露于规定的试验火焰中。通过测量线性燃烧速率、其余焰和余辉时间、燃烧的范围和燃烧颗粒滴落情况,评价试样的垂直燃烧行为。
样品要求:
试样尺寸通常为(125±5)mm×(13.0±0.5)mm×(厚度≤13mm),边缘倒角不**过1.3mm。
至少10根试样,并进行状态调节,包括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至少放置48小时,以及在70℃±2℃空气循环烘箱中调节168小时±2小时,然后在干燥皿中冷却至少4小时。
测试方法:
将燃烧器移动到已定位的位置,对试样施加10秒的火焰。若试样不燃烧,立即再施加10秒的火焰。
记录**次施焰后的余焰时间(t1)、*二次施焰后的余焰时间(t2)和余晖时间(t3)。
判定标准:
根据材料的等级(如V0、V1、V2)来设定判定标准。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时间限值和燃烧行为要求。例如,V0等级要求单个样品的续燃时间t1或t2不**过10秒,总的样品的续燃时间(t1加t2的和)不**过50秒,*二次点火后单个样品续燃时间加余辉时间(t2+t3)不**过30秒,且不允许出现任意样品续燃或余辉燃烧至样品夹持处以及燃烧碎片或滴落物引燃棉垫的现象。
综上所述,EN 45545-2:2020标准中的R24氧指数测试和R26垂直燃烧测试是评估泡沫材料燃烧性能的重要测试项目。通过这两个测试,可以了解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以及其在特定条件下的燃烧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