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GB/T30128-2013《纺织品 负离子发生量的检测和评价》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采用摩擦法测定纺织品动态负离子发生量的试验方法,并给出了评价。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标准编号:GB/T30128-2013
发布机构:*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及其制品,但不涉及因添加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而激发出空气中负离子的纺织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在一定体积的测试仓中,将试样在定条件下进行摩擦,用空气离子测量仪测定试样与试样本身相互摩擦时在单位体积空间内激发出负离子的个数,并记录试样负离子发生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空气离子测量仪:
应采用电容式吸入法收集空气离子,能收集离子迁移率大于0.15(cm²/V·s)的离子。
能测定负离子,分辨率不大于10个/cm³。
工作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范围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
能记录负离子发生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测试仓:
采用**玻璃等绝缘材料制成,并带有换气系统。
内部尺寸为(300±2)mm×(560±2)mm×(210±2)mm。
摩擦仪:
由上摩擦盘、下摩擦盘、减速电机和夹持装置组成。
上、下摩擦盘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摩擦时回转中心轴偏置(50±0.5)mm。
上摩擦盘为静摩擦盘,有效摩擦直径为(100±0.5)mm,厚度不小于2mm,能施以向下的压力为(7.5±0.2)N。
下摩擦盘为动摩擦盘,直径为(200±0.5)mm,厚度不小于2mm,能绕减速电机机轴转动,转速为(93±3)r/min。
衬垫:
聚氨酯泡沫塑料衬垫两块,直径分别为(98±1)mm和(198±1)mm。
厚度为(3±1)mm,密度为(30±3)kg/m³,压痕硬度为(5.8±0.8)kPa。
从样品上裁取至少三组试样,每组各两块试样,一块安装在上摩擦盘上,另一块安装在下摩擦盘上。其尺寸要分别与上、下两摩擦盘的尺寸相适应,以保证两块试样能分别用夹持装置固定于上摩擦盘和下摩擦盘上,且能完全覆盖两摩擦盘表面。
安装试样:打开测试仓,用夹持装置将两块试样和其对应的衬垫分别固定于上摩擦盘和下摩擦盘上,其中衬垫置于试样和摩擦盘之间,且应保证试样在自然平整的状态下能完全覆盖两摩擦盘表面。
测试前准备:将负离子测试仪放置于测试仓内,测试口距摩擦盘50mm。开启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关闭测试仓,测定未摩擦前测试仓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时间至少为1min,待显示测试数据稳定后,对空气负离子测试仪清零。
开始测试:启动摩擦装置摩擦试样,同时开始测定试样摩擦时的负离子发生量,测定时间至少为3min,记录试样负离子发生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测试完毕后:关闭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和摩擦装置,启动换气装置至少5min,按上述步骤测定下一组试样,直至测完所有试样。
从记录的负离子发生量-时间关系曲线上30s以后选择并读取除异常峰值外的前5个较大有效峰值,单位为个/cm³,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计算除异常峰值外的前5个较大有效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每组试样的负离子发生量,单位为个/cm³,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计算样品三组试样的负离子发生量的平均值,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如果需要,对样品的负离子发生量进行评价。根据负离子发生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具体评价标准可能因不**业或应用场景而有所差异。
以上信息基于GB/T301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