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巴里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类。主产于柬埔寨、老挝等地。另外,老挝产的巴里黄檀国内木材市场上也有人称其为“花枝”。
白酸枝又叫奥氏黄檀是红酸枝的俗称,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类。原有“奥利黄檀”、“花黄檀”、“白酸枝”、“紫黄檀”、“榄色黄檀”之称,为区别于交趾黄檀“老红木”也有人称之为“新红木”。
巴里黄檀(花枝)
巴里黄檀亦应有多个不同亚种,各亚种之间材质有一定差别;花枝木产量大,底色较红枝浅得多,一般红黄色至酱红色;普遍有黒筋,但黒筋较细,木纹呆板不灵动,绝无老红木那种粗大黒筋的;材料硬重,结构紧密,但不如交趾黄檀材质细腻,管孔较老红木粗大,普遍沉于水;新开料有轻微的酸香气,久则无任何气味;花枝木也以老挝料为,越南料稍次之,老挝料木材特征酷似红枝,被越南人大量采购回去做成家具,并冒充老红木家具出售。
心边材区别较明显,边材灰白至灰褐色,宽2~3 cm;心材显现玫瑰黄色、红褐色、灰紫褐色,常有宽窄不等的黑色或紫黄色带状条纹,本种木材商业等级的划分就是依据其外观色泽而定。
木材为散孔材。纵剖面上管孔槽不甚明显。生长轮略明显,晚材带色深。管孔宏观在肉眼下可见,微观下可见多数单独及少数短径列复管孔(2~9 个),横切面近卵圆形,甚少至略少,略小至中.太小不一致,分布欠均匀,散生;心材管孔内富含褐色树胶,单穿孔。胞间道未见。
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与射线呈现灰黄紫色。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放大镜下明晰,主要为细线状(带状)同心层,与木射线交叉成网状结构明显,余为环管状,微观下可见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2细胞。木射线密至甚密,甚细至细,仅在放大镜下可见;显微镜下可见木射线迭生,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异型Ⅲ型,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 列,高5~10 个细胞,观察有较多的3 列射线,位于轴向薄壁组织中的射线较宽,纤维中的木射线较窄。心边材均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约5 层/mm。
木材具光泽。新切面微有酸香气,久则无特殊滋味;划痕不明显;心材木屑浸酒精冒紫红色较缓慢。纹理直或斜,径面具交错纹理;由于轴向薄壁组织与木射线构成明显网状,因而在木材表面常显现出类似于鸡翅木的纹理,当薄壁组织较宽大时,木材表面浅色带就会断续连成片状,形成所谓的鱼鳞状纹理。结构细而均匀,材质重,气干密度0.94~1.15 g/cm,硬度中等大,用詹卡木材硬度测试法(Janka hardness test)测试木材径切面硬度为2 700 lbf。
新切面红褐色至栗褐色,常带深浅相同的黑褐或栗褐色条纹。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横切面上,轴向薄壁组织与木射线相交呈明显的网状花纹;弦切面上有栗褐色细条纹构成丰富的美丽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