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家具阻燃B1级实验第三方检测

2020-11-20 浏览次数:200
“保温层与墙体之间有缝隙,这样一旦起火,就会形成一种烟囱效应,会导致大火蔓延特别快,并且由于有围墙,水往往打不进去,造成很大的损失。”
BS 476本部分描述由组件构成的总耐火构件或BS 47620标准的在一定加热和压力条件中一起使用的相关其他元素的测定规程。本部分提供对选择样本和结构设计的要求,设备包含特殊设备或仪器,该程序和准则适用于组装耐火结构的完整配件。该方法使用与天花吊顶防护的钢梁和发泡密封圈。
电缆火焰蔓延、热释放速率、热释放总量、产烟速率、产烟总量、燃烧增长速率指数、燃烧的滴落物/微粒。
由于室内装修逐渐向高档化发展,各种类型的灯具应运而生,灯饰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灯饰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等不燃材料,但更多的是硬质塑料、塑料薄膜、棉织品、丝织品、竹木、纸类等可燃材料。灯饰往往靠近热源,故对B2级和B3级材料加以限制。如果由于装饰效果的要求必须使用B2、B3级材料,应进行阻燃处理使其达到B1级。
FMVSS 302标准适用于客车、多用途客车、卡车以及公共汽车。
出于精度考虑,这种方法不建议用于卤酸释放量不小于5 毫克/克的样本。
该测试在标准气流实验室内进行。测试的面料和填充物制成椅背和椅座成90°角度小型沙发固定于燃烧架上,点火源置于椅背和椅座连接处。
测试根据EN 50399标准来进行,每束电缆样品长度不少于3.5m,非金属材料达到1.5l/ m。此标准还进行电缆总热释放量(THR)及烟释放量的测试(TSP) 。
由照明灯具、电加热等引发火灾的案例很多。如1985年5月某研究所微波暗室发生火灾。该暗室的内墙和顶棚均贴有一层可燃的吸波材料,由于长期与照明用的白炽灯泡相接触,引起吸波材料过热,阴燃起火;又如1986年10月某市塑料工业公司经营部发生火灾。其主要原因是日光灯的镇流器长时间通电过热,引燃四周紧靠的可燃物,并延烧到胶合板木龙骨的顶棚。根据实践经验,对卤钨灯、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和电加热设备产生的高温辐射热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远离易燃物品,即可以大大减少火灾危害。
jsgfjc.b2b168.com/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2719286553

联系人:周志琴

联系电话:1866224859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