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生物降解检测
生物降解一般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分解物质,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表现降解程度的叫降解指数。生物降解材料,是指在适当和可表明期限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完全分解变成低分子化合物的材料。
可生物降解性是PBS聚酯的重要性质,目前国际上评价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堆肥法,堆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宏观反映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
将试样材料与堆肥接种物混合后放入堆肥化容器中,在一定的氧气,温度(58±2C),湿度(50-55%)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堆肥化,测定材料降解45天后CO2的较终释放量(可延长至6个月),用实际的CO2释放量与其理论较大放出量的比值来表示材料的生物降解率。检测参照物为粒径小于20μm的纤维素,只有当参照物45天后降解率大于70%时该试验有效。
GB/T 15818-2006 (JIS K3363-1990)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试验方法
针对产品:表面活性剂、含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餐具洗涤剂、洗衣液、洗发水、洗面奶等)
GB/T 19275-2003 (ISO 846:1997 NEQ)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试验
针对产品:各种材料(植物纤维制品、塑料、纸制品等)
GB/T 19275-2003 本标准描述了定性评价材料在特定微生物的作用下潜在的生物分解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和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
GB/T 18006.2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试验
针对产品:生物降解性材料制作的一次性餐饮具
GB/T 2461-1999
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
针对产品:各种聚乙烯包装材料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较终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1部分通用方法GB/T19277.1-2011(ISO14855-1:2005),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GB/T19811-2005(ISO 16929:2002 ),在受控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需氧的生物降解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 5338-2011,塑料微生物作用的评价ISO846:1997,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GB/T19275-2003 (NEQ,ISO846:1997)
材料生物降解(真菌和细菌)Biodergradabilityand disintegration GB/T 19275-2003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真菌和细菌两菌进行试验)微生物在材料上的作用包含以下两个过程:直接作用:微生物将材料作为生长所需营养源而破坏材料;间接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材料的影响作用如变色或更进一步的破坏。这两种作用直接表现为材料表面生长微生物、本身质量损失和物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引起材料的分解和/或崩解。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的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ISO 846 :1997中采用的试验菌种为国外菌种,而本标准为了方便国内实验室在试验中获得菌种及考虑到多数材料在国内使用时其接触到的主要为国内菌种,因此本方法标准中采用了与ISO846中同类同名的国内菌种,标准应用的菌种编号采用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编着的中国菌种目录中的编号。生物分解biodegradation 在微生物作用下,**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CO,)、水(H,O )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和新的生物质。由于材料被微生物作为营养源而逐步消解,导致质量损失、性能如物理性能下降等。崩解di sintegration 材料物理断裂成为较其细小的碎片。